管理框架

聊一聊我们公司,为什么要在AI应用井喷的当下,发布《“ideaBamboo/创意竹子”商业创新管理框架-Beta》这一面向人类的 管理框架 。

结论

不是每个创意都值得做,我们需要一套判断和推进的系统

如果你现在还认为 TDD 是敏捷的关键实践,那我已经接触敏捷 20 年了;

如果你觉得 Scrum 是一种典型的敏捷管理方法,那我也实战了 10 多年;

但如果敏捷最终的目的是为用户创造价值,并帮助团队获得可持续的商业回报。

那么,在敏捷陪伴我成长的这一路以来,我见证了:

  • 无数创业公司的消失。
  • 大型企业在转型中的失速与衰退。
  • 创业点子草草启动、 无疾而终。
  • 为追风口而改方向的团队,最后失去了节奏和初衷;
  • KPI驱动下的伪创新,未带来实际价值 ;
  • 一些朋友甚至选择“蒙眼狂奔”,最终陷入负债困扰。

我们不得不承认,“顺势而为”真的很重要。但也必须意识到,仅仅靠踩中一次红利期积累下的资源,并不能证明你产品方法的正确性。时代会回头质问:你真正解决的问题是什么?

很多失败,并不是因为研发团队不努力,也不是交付节奏太慢。而是——从一开始,就选错了方向。

为什么是现在?

过去几年,我在咨询与企业陪跑的项目中,看到了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管理“盲区”:在想法阶段,缺乏系统性的管理与评估机制。

敏捷确实教会了我们如何快速迭代、快速交付。但在更早的阶段,你应该做哪个项目、你为什么做它、它是否值得做?这些关键问题,却往往被经验拍脑袋、老板个人意志或跟风趋势所主导。

尤其是在 AI 时代的浪潮席卷下,创意变得唾手可得。只要你愿意,AI 能源源不断帮你生成点子、文案、甚至设计草图。

但正因为创意变多,我们更需要一种机制来:

  • 甄别想法的真实价值;
  • 建立从模糊到验证的路径;
  • 让团队资源聚焦于最具潜力的方向。

这就是我发布《“ideaBamboo/创意竹子”商业创新管理框架-Beta》的动机。

这套框架的价值

这套框架不是对其他敏捷框架、项目管理框架的模仿,它已经在我们团队内部探索了接近2年。

从2025年开始,通过AI智能体的辅助,正式成为内部的固定协作方式。

它解决了我们内部几个核心问题:

  • 我们终于有一个从“创意 → 业务评估 → 投资决策”之间的系统通道
  • 它让我们团队的方法论与实践形成闭环,完成了企业自己的“知识图谱”;
  • 我们可以将更多精力,放在真正值得思考的“市场价值”上,而非内部信息梳理、项目流程上

框架不解决“创意匮乏”的问题,而是解决“创意爆炸后,如何筛选、验证、推进”的问题。

创意不再稀缺 ,判断才显得珍贵 。

我相信,如果我们能在自己的项目中不断通过这套方法找到可落地的价值,它也同样能够帮助更多心怀梦想的人,更容易踏出务实的第一步。

  1. 面对AI,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管理?

做了这么多年技术和企业管理,我见过太多人试图“管理”那些比自己专业能力更强的人,结果往往是反噬。

真正能把高手聚在一起工作的方式,不是控制,而是愿景共识,是画出一张所有人都愿意参与的“大饼”

但AI 时代,我认为会出现一些有趣,更有挑战的问题。

我相信不久之后,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群“难招、难管”的专业人才,而是:

  • 一群 9.9/月的超强智能体;
  • 甚至是你自己的“数字分身”,能够在你睡觉的时候继续写代码、做报告、接客户。

那新的问题是,你连百万年薪的团队都没管好,现在面对的是千倍效率的智能体,你要怎么组织它们?

AI 的便捷,让我们误以为每个人都能改变世界,就像社交媒体曾让人误以为,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。

AI 越强,我们越需要重新思考「协作」这件事,尤其是从“人与人”拓展到“人与智能体”之间的协作逻辑

管理框架 的未来方向

受限于文字表达能力,这套框架无法 100% 还原我的全部思考。因此我们未来将采取“创意管理框架 + AI辅助实践”的方式:

  • 框架提供原则、结构、判断模型;
  • AI 来减少人类在重复工作,无价值工作上的投入。

虽然这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转折,但不等于我立马就有了自己的“智能后台”

在框架本身的细节、实验案例、特别是AI工具的规划建设,还有大量的工作。

这些,我们会秉持清晰的价值导向:

  • 属于“人类知识传承”的内容——设计思想、框架模型、决策方法,我们将免费公开。
  • 而那些原本需要你“出卖时间”才能换来的执行力,我们将通过AI工具包,以可持续的方式提供有偿服务。

写在最后

我相信:在 AI 快速发展的今天,“务虚”是一种更深刻的务实,它是人类能领先AI的领域。

你不能指望混乱中出现奇迹。

你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秩序,哪怕这个秩序,只服务于你一个人。

如果《“ideaBamboo/创意竹子”商业创新管理框架-Beta》能帮助你更清楚地判断、放弃、选择、前进——那它的意义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一套流程方法,它就是你与这个时代最强工具之间,唯一有效的对话方式

本文首发:《我的咨询创业日记》专栏

Categories:

Tags:

Comments are closed